时间: 2025-04-26 04: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55
梅香不是不寒清,参遍横枝酒未醒。
梦入西湖疏影里,觉来失却冷泉亭。
梅花的清香并不是因为寒冷的空气而显得清新,喝酒时我也曾浸透于梅花的横枝之中,然而酒意未醒。梦中我漫步于西湖的疏影之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冷泉亭的清幽。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古往今来,西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成为吟咏的主题。冷泉亭则暗指一种宁静的栖息之所,常用于表达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以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那样,虽身处喧嚣,心中依然向往清幽与宁静。
这首诗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醉酒后失去清幽的惋惜。开头两句“梅香不是不寒清,参遍横枝酒未醒”通过对梅花香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新的氛围,诗人似乎在醉酒之后对梅花的香气产生了独特的感受。酒未醒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仿佛在醉与醒之间徘徊。
接着“梦入西湖疏影里,觉来失却冷泉亭”则转向梦境中的西湖,疏影暗示着梅花在水面上的倒影,给人一种轻柔而飘渺的感觉。诗人从梦中醒来,却发现失去了那种清幽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梅花、酒意与西湖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清新自然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如梦的哲思。诗中蕴含的情感细腻而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梅花和西湖的热爱,通过酒与梦的结合,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失去后的惋惜,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香”象征什么?
诗人在梦中在哪里漫步?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