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9
公家文公天斗星,可双孟氏再六经。
姓名不上凌烟去,只与日月争光明。
君家魏国天一柱,柱天无倾日无雾。
唯天唯尧唯永昭,皋且以还俱避路。
只今百年三百年,文献衣被芝与兰。
华文使者典刑存,一生流坎晚乃骞。
台家拔士兼人门,如君两有今谁先。
德星缯照翼轸地,寒士驩呼细民喜。
锺山石城何物神,夺与东民天不嗔。
寄语东民也未稳,渠是鸾台凤阁人。
诗中提到的文公(指文天祥)如同天上的斗星,能够与孟氏所传的《六经》相媲美。他的名字即使不被后人铭记,依然能与日月争辉。君家(可能指韩漕)如同魏国的支柱,支撑着整个天庭,无论风雨都不动摇。只有上天和尧舜才会永远光辉,像皋(古代的贤人)一样,回避那些世俗的道路。如今百年、三百年后,文献的光辉如同芝兰,衣裳所覆盖的地方。华文使者的典范仍在,一生经历风雨,最后得以展翅高飞。台家(可能指台阁之士)的人才层出不穷,谁能在当今获得优先地位呢?德星照耀着大地,寒士们欢呼,普通民众也感到喜悦。锺山石城何其神奇,东民的命运不再受到天的责罚。寄语东民,未来尚未稳固,他们也是鸾台凤阁中的人。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在历史背景下,国家动荡,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兴衰与人才的流逝,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公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思考,使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诗的前半部分多在赞美文公的才华与光辉,显示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后半部分则转向当下,表达对未来东民的寄望,暗示着时代的变迁与希望的延续。诗中同时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国家局势的深思,表现出诗人的关怀与忧虑。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文公的尊敬与对人才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家文公”指的是谁?
诗中“姓名不上凌烟去”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