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5
八月朔晓起趣辨行李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雨後晨先起,花间湿也行。
破除婪尾暑,领略打头清。
蠹果无迟落,枯枝忽再荣。
便须秣吾马,及此半阴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情景。雨过天晴,我早早起床,在花间漫步,脚下湿润的泥土让我感到清新。夏天的炎热已被打破,清爽的气息迎面而来。树上的果实没有延迟掉落,枯枝也突然重新焕发生机。于是,我准备喂马,迎接这半阴半晴的天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共称“南宋三大家”。他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季节的秋夏交替之时。杨万里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八月朔晓起趣辨行李》是一首描写晨起时分,诗人于花间漫步的诗作。全诗以朴实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首句“雨後晨先起”,清晨的雨后,诗人早早起床,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态度。接下来的“花间湿也行”,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湿润的花丛中,显示出自然的清新和生机。
“破除婪尾暑,领略打头清”,诗人感受到夏天的热气逐渐消退,清晨的凉意扑面而来。这种转换不仅是天气的变化,也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接下来的两句“蠹果无迟落,枯枝忽再荣”,则通过果实的成熟和枯枝的复苏,传达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感悟。
最后一句“便须秣吾马,及此半阴晴”,则是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反应,准备出发,迎接新的旅程。这种洒脱的态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从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破除婪尾暑”中的“婪”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描绘晨雨后的清新和生机,而陆游则着重于秋夜的宁静和感怀。这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