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虎川》

时间: 2025-07-31 15:07:05

诗句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

至今流虢虢,犹学咏诗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07:05

原文展示: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至今流虢虢,犹学咏诗声。

白话文翻译:

一位居士斜戴着黄帽,曾经在晚晴时分来此游玩。至今其间仍然流淌着潺潺的水声,仿佛在学习吟唱诗歌的旋律。

注释:

  • 居士:指隐士或士人,通常是指闲居在外、不仕于朝的文人。
  • 黄帽:意指居士的帽子,黄象征着高贵或与世无争。
  • 虢虢:形容水流声,清澈而悦耳。
  • 咏诗声:指吟唱诗歌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善于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虎川》这首诗以“居士”和“黄帽”引入,描绘了一幅悠闲的山水画面。诗中“居士欹黄帽”以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曾来照晚晴”则暗示了过去的美好回忆。诗人在此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慨。

“至今流虢虢”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幽静。诗的结尾“犹学咏诗声”,则显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体来看,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唐宋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居士欹黄帽:描绘一位穿着朴素的居士,斜戴着黄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状态。
  2. 曾来照晚晴:回忆起曾经在晴朗的傍晚来到这里,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至今流虢虢:至今仍然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和对自然的喜爱。
  4. 犹学咏诗声: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水声如同在学习吟唱诗歌,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声被比作“咏诗声”,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犹学”的表达,使水流仿佛有了生命,能够学习诗歌,展示了人与自然的温情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居士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 居士:象征隐士哲学,追求内心的宁静。
  • 黄帽:代表不羁的个性和高洁的理想。
  • 水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永恒。
  • 诗歌:表达人文情感与艺术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居士”指的是: A. 官员
    B. 隐士
    C. 商人

  2. “虢虢”是形容什么的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A. 感慨人生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爱情的诉说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杨万里的《虎川》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表现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更注重水声与诗歌的结合,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静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贡甫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复赋河冰四绝 曹郎子文赴山阳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不徒显 提土旁的字 匠石运金 同字框的字 龝字旁的字 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唌唌 虺毒 报喜不报忧 无可否认 足字旁的字 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趋事 骄乐 骐骥过隙 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蓬阆 决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