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23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苏辙 〔宋代〕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孔平仲赠送的蕉布的感激之情。诗人穿着轻便的衣物,感受到蕉布的清凉如同晨雾一般。虽然衣服已经褪色,但仍然可以用来洗涤和清洗,早晨走在路上,听到蔡声(指水声)。诗人提到自己使用的扇子是用白葛制作的,身形就像山中的僧人,不像官员那样讲究。最后,诗人提到人们看到他手里的蕉布,纷纷以为他是个道士。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对蕉布的喜爱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开头两句通过对裘葛与薄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轻便衣物的赞美,暗示着他更倾向于简朴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浣濯衣棱败”体现出生活的智慧,虽然衣物已经褪色,但依然有其价值。诗人的生活方式并不追求奢华,反而更愿意沉浸在自然的清新之中。
灯笼白葛扇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清淡的形象,身似山僧不似官的自我定位,更是强调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拒绝。最后一句通过双蕉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道士般的洒脱,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对友人礼物的感谢,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诗人对简朴与自然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蕉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俗世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