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45:27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作者: 梅尧臣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
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
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
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
这首诗表达了对鲁玉太博的怀念和哀悼。诗中提到,他的志向何其远大,然而在他的棺材关闭时,亲友们都在疑惑与惋惜。奠酒时朋友们已离去,泪水流淌,母亲与兄长悲伤至极。窗外雾气消散,车声传来,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消息。玉楼之上,往日的记忆如烟往事,这些话语或许只是欺骗自己。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玉楼”可联想到古代美好的地方和人间的繁华,承载着追忆与哀思。
梅尧臣,字子华,号松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质朴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围绕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怀。梅尧臣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推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本诗作于鲁玉太博去世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怀念与哀痛。鲁玉太博作为诗人的挚友,其去世令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
梅尧臣的这首挽词将个人情感与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评价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深沉而浓烈的哀思。诗的开头“射策志何远”不仅抒发了对鲁玉太博远大志向的赞美,也暗示了其未竟的理想与抱负。接着,诗人通过“阖棺人共疑”来描述亲友们在送别时的困惑与悲痛,展现出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和对生者的惋惜。
“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描绘了生者在失去挚友后的痛苦,尤其是亲情的深重,令读者感受到家庭与友情的双重悲哀。诗中“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则使用了清新而具象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哀伤的送别场景,窗外的雾气与车声交织,让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离别的气氛。
最后“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不仅是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反映了人们在悲痛中的自我安慰。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友人高洁品德的赞美,又深刻地揭示了生死离别中的无奈与痛苦,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围绕对鲁玉太博的怀念展开,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对逝去友谊的珍惜,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哀痛。
诗中“射策”主要象征:
A. 远大的理想
B. 友谊的珍贵
C. 亲情的深重
“泣血”主要表达了:
A. 轻松的心情
B. 亲友的悲痛
C. 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奠觞朋友去”含义是:
A. 朋友们在喝酒
B. 朋友们已离去
C. 朋友们在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