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44:34
梅 温庭皓 〔唐代〕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 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 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暖,飘飏上故台。 雪繁莺不识,风袅蝶空回。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在寒冷的林木之外,有一棵梅树,不知是谁在此地栽种。 春天的光辉自然带来温暖,阳光的艳丽在暗中催促着。 清晨时霜花增添了白色,寒冷中月光借机绽放。 残留的香气轻轻触碰衣袖,落下的花瓣随流水漂走。 花瓣零落,随着新的温暖飘移,飘扬在旧的台地上。 雪覆盖得如此繁密,连莺鸟都不认识,风轻轻吹过,蝴蝶空自回旋。 羌笛的吹奏应会引发愁思,远行的士兵们渴望归来。 不要贪图吟咏的兴致,商朝的鼎器正等待着盐和梅的调味。
温庭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梅树在寒冷的环境中独自绽放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远行士兵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和美丽。诗中“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开篇即设下悬念,引出梅花的孤独与坚韧。随后的“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寒冷中的独特魅力。诗中的意象如“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等,都极富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冬夜,感受到梅花的清香和坚韧。
诗的结尾“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则寓意深远,暗示了梅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象征着坚韧和希望的象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崇敬。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和美丽,象征着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同时也隐含了对远行士兵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中“春光先自暖”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的光辉自然带来温暖 B. 春天的光辉需要阳光的催促 C. 春天的光辉是寒冷的 D. 春天的光辉是孤独的
诗中“阳艳暗相催”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一句,寓意了什么? A. 不要贪图吟咏的兴致 B. 商朝的鼎器正等待着盐和梅的调味 C. 梅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象征着坚韧和希望的象征 D. 梅花是孤独的
答案:1. A 2. B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