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夜宿净行院》

时间: 2025-05-04 10:37:28

诗句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28

原文展示: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草鞋,不去名利场所,
一只轻舟在渺茫的水面上漂泊。
在树下对床听夜雨,
四周静谧无灯火,显得格外凄凉。

注释:

  • 芒鞋:指用芒草编制的草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名场:指名利场,指追求名利的场所,暗指世俗的纷扰。
  • 一叶轻舟:比喻人生的漂泊,轻舟象征自由。
  • 林下对床:指在树林下的床上,描绘出宁静的环境。
  • 静无灯火:环境的安静,没有灯光,增添了孤寂感。

典故解析:

“名利场”一词常用于形容充满竞争和欲望的社会环境,反映出人们对名声和财富的追求。这种追求常常让人迷失自我,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

《雨夜宿净行院》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此时他经历了人生的波折,心中充满感慨,选择在清静的环境中反思人生,逃避世俗的纷扰。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雨夜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开头两句“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直抒心志,诗人选择离开繁华的名利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草鞋和轻舟的意象,传递出一种与世无争、追求自由的哲学思想。接下来的两句“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则转向描绘夜晚的孤独与寂静。雨声伴随着孤独的思绪,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芒鞋不踏利名场”:诗人以穿着草鞋来象征自己远离名利的选择,强调一种简朴生活的态度。
    • “一叶轻舟寄渺茫”:轻舟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自由与无牵无挂的心境。
    • “林下对床听夜雨”:描绘诗人在树林下的床上,倾听夜雨,反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关系。
    • “静无灯火照凄凉”:营造出环境的静谧与孤独,灯火的缺乏更显得夜晚的冷清与诗人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轻舟”,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拟人:将夜雨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孤寂。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芒鞋:象征简单与朴素,代表远离世俗的选择。
  • 轻舟:象征自由与漂泊,寓意人生的无常。
  • 夜雨:暗示孤独与内心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凄凉的氛围。
  • 灯火:象征温暖和生活的喧嚣,缺乏灯火则显得格外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选择穿什么样的鞋子?

    • A. 革鞋
    • B. 芒鞋
    • C. 布鞋
  2.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是什么?

    • A. 大海
    • B. 夜雨
    • C. 太阳
  3. 诗人对“名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厌倦
    • C. 无所谓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在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加强调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归隐情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访潇岸黄仲立 访奭公宿和其韵 访可公宿 杜甫坟 低飞雀 登祝融峰 登歙山寺 登宿觉庵 登东宝山僧舍 道书记房老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绦 乛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移风易尚 志洁行芳 趹步 倒八字的字 车字旁的字 包含舟的成语 兜头 桃花薄命 金友玉昆 文章钜公 包含毡的成语 黜幽陟明 耂字旁的字 砂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