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28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我穿着草鞋,不去名利场所,
一只轻舟在渺茫的水面上漂泊。
在树下对床听夜雨,
四周静谧无灯火,显得格外凄凉。
“名利场”一词常用于形容充满竞争和欲望的社会环境,反映出人们对名声和财富的追求。这种追求常常让人迷失自我,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之作。
《雨夜宿净行院》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此时他经历了人生的波折,心中充满感慨,选择在清静的环境中反思人生,逃避世俗的纷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雨夜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开头两句“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直抒心志,诗人选择离开繁华的名利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草鞋和轻舟的意象,传递出一种与世无争、追求自由的哲学思想。接下来的两句“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则转向描绘夜晚的孤独与寂静。雨声伴随着孤独的思绪,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基调。
苏轼在诗中选择穿什么样的鞋子?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是什么?
诗人对“名场”的态度是?
答案:1.B 2.B 3.B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在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加强调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归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