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53
黄河流出有浮桥,
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
北风驱马雨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边的一座浮桥,归乡的晋国人走上这条遥远的路。如果站在栏杆边向远处眺望,千里之外的景色尽收眼底,而北风呼啸,雨也淅淅沥沥地落下。
诗中提到的“晋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诗人可能借用这一历史情境来表达对于故土的怀念与离别的愁绪。浮桥作为古代渡河的设施,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分离。
作者介绍:柳中庸,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和离别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归乡之路的思索。黄河作为自然的象征,常常在古诗中出现,寓意深远。
《河阳桥送别》这首诗以黄河流域的浮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首句“黄河流出有浮桥”直接点出地点,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晋国归人此路遥”则引入了送别的主题,强调了离别的漫长与艰辛。诗中的“若傍阑干千里望”把视野的开阔与情感的孤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友人归途的牵挂。最后一句“北风驱马雨萧萧”营造出一种寒冷凄清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令人感到分离的无奈和悲伤。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不舍,渗透着浓厚的乡愁与离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哪条河流是背景?
“晋国”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诗中用什么来描绘离别的气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河阳桥送别》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和远方的思考。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后者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