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6:5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57:23
丧乱来少睡眠。
榻又留连。
那堪又下潇潇雨,可奈无秋薄薄田。
残年。
眼前戈戟尚森然。
得他真个风云手,
不信人间有漏非。
因战乱而少有安睡,
躺在床上总是留恋。
哪里能忍受这潇潇细雨,又奈何这秋天的稀薄田地。
在残年的时光里,
眼前的戈戟依然森然挺立。
若能得他真个风云之手,
我不相信世间有漏非。
李俊明,元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战乱中的苦难与无奈,风格沉郁,情感深邃。李俊明的诗作常通过个人的体验反映更广泛的社会状况。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战乱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痛苦,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细雨、荒田等意象,表现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词的形式,情感上则表达了诗人因战争带来的动荡而产生的愁苦。开篇“丧乱来少睡眠”,直接点出战乱的影响,诗人无法安然入睡,心理状态愈加复杂。接着“榻又留连”,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思念与留恋。
“那堪又下潇潇雨”,细雨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秋天的凄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可奈无秋薄薄田”,则揭示了因战乱而荒芜的土地,折射出社会的动荡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间部分“眼前戈戟尚森然”,用戈戟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使得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变得渺茫。结尾“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非”,表达了对能够改变现状的人的渴望,同时对现世的无奈与失望,整体情感愈加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中提到“潇潇雨”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眼前戈戟尚森然”中的“戈戟”象征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李俊明的《鹧鸪天》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李俊明则通过细雨与荒田反映了个人的苦闷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