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38
步蟾宫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
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
更和傍人带累。
全诗翻译:
在身上出现了一些斑点和脓疮,
手脚也渐渐无力。
只等着别人来帮忙,却只能暗自烦恼,
浑身散发着腥臭,令人作呕。
下身的脓水流淌不止,
想要清洗却无从下手。
自己的身体已经坏了,还像个闲人,
更是连累了身边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隐喻身体的衰败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常常以写实的手法表达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身心俱疲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健康衰退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挣扎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的情感愈加深沉。
这首《步蟾宫》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身体和心理无力感的深刻体验。开头的“斑”和“点”暗示着病痛的开始,紧接着“手脚渐不灵利”则进一步描绘了身体的衰弱。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状态的无奈,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腥臭气薰天炙地”一句,极具视觉和嗅觉冲击力,生动地展现了病痛带来的痛苦与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似乎将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紧密相连,表达了对他人可能受到牵连的担忧。后半部分的“要洁净怎生堪洗”,更是对这份痛苦的无力感的直接反映,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简短,却在意象与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揭示了个体的孤独感与社会的交织,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身体的病痛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力,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他人影响的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腥臭气”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病痛的痛苦
C. 自然的气息
D. 人的愤怒
“一斑两点从初起”中的“斑”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身体的病痛
C. 天空的星星
D. 大地的颜色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命的美好
B. 身体的病痛与孤独
C. 自然的变化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无咎的《步蟾宫》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注重个人身体的痛苦,而后者则强调国家的动荡对个人的影响,两者虽有不同侧重点,但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