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9:35
函谷关
宋之问 〔唐代〕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仙道和理想境界的场景。诗中提到“至人”,指的是那些识得仙风的人,周围的瑞气和丹光显得格外远大而浓郁。灵异的迹象才刚刚从周柱下消失,祥和的气氛已经进入了函谷关中。如果不在紫气的台上等待,怎么能在青华观中相遇呢?我想拜访骑牛寻宝的高人,希望能随同白鹤的驾驭,游遍瑶池的天空。
宋之问,字子京,号青莲,唐代诗人,生于616年,卒于669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和道教思想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函谷关》写于作者游历函谷关期间,表现了他对仙道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影响。
《函谷关》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厚的道教哲理,展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通过“至人识仙风”引入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描绘了一个充满瑞气和光辉的场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提到“灵迹才辞周柱下”,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精神和理想的过程中,灵性和超脱的身影是时常闪现的。
诗中“祥氛已入函关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氛围的存在,仿佛在说,进入函谷关便是接近仙境的开始。而“紫气台端候”与“青华观里逢”的对比,则表现出追求的艰辛与理想的渴望。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仙道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
最后两句“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追求与向往的情感。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超脱、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通过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精神升华的情感基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与探求。
诗词测试:
诗中“至人”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达到高境界的人
C. 诗人自己
“瑞霭丹光”所体现的意象是?
A. 黑暗
B. 吉祥与光辉
C. 平淡
诗人希望随谁驾游遍瑶空?
A. 龙
B. 鹤
C. 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