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3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作者: 李曾伯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
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
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
元不夜,枝何月。
元未腊,花何雪。
最孤高不受,多情轻折。
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
更若将解语付真真,空成色。
姑射山人(传说中的仙人),他去世后只留下一种高洁的品格。
幸好有那位老画家,他的墨池和笔法能将草书写得如玄宗般白皙。
留下的岁寒风骨在,难道还需要自然的力量来栽培吗?
世间的肉眼不应随意去看待,非我所识。
夜未央,枝头何时有月光?
腊月未到,花上何时有雪?
最孤高的白梅不受世俗的干扰,多情的人轻易就折断了它。
只有那暗淡的香气能够传达给天上的使者,黄金做的指尖又怎能轻易为之?
如果真要将这解语之花托付给真真,最终只会化为空色。
李曾伯,字仲明,号澄江,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甲午年,作者在宜兴的僧舍中看到盛开的墨梅,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表达了对孤高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李曾伯的《满江红》通过描绘墨梅的孤傲与清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诗中以“姑射山人”开篇,暗示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接着通过墨池老手的描写,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岁寒风骨”则是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于世俗的轻视与对真情的珍视,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特别是“暗香”和“黄金作指”,前者象征着梅花的独特气质,后者则反映出人们对真情的渴求与追寻。最后一句“空成色”则是对人性深处的思考,仿佛在说: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高品格的追求与对世俗观念的反思,强调内心的真情与美好才是最重要的。诗人用梅花象征了那种不屈的精神与独立的个性。
诗中提到的“姑射山人”象征什么?
A. 仙人
B. 画家
C. 高洁的人格
D. 梅花
“岁寒风骨”是指什么?
A. 梅花的颜色
B. 梅花的坚韧品格
C. 自然的力量
D. 画家的技艺
“暗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外在的美
B. 隐约的情感
C. 物质的追求
D. 人情世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