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水竹梅烛韵 其二》

时间: 2025-04-23 01:42:17

诗句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42:17

原文展示: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白话文翻译:

谁把花烛送给东风,与海棠的情感时恨不同。我已经不再追求真正的相聚,又何妨用一朵白花来映衬千朵红花呢?

注释:

  • 花烛:指的是用于庆祝的蜡烛,通常在婚宴上使用。
  • 东风:象征春天的暖风,常与爱情、希望相联系。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 :在这里代表白色的花,象征纯洁或单独的情感。
  • 千红:指的是众多的红花,象征着热烈和繁多的爱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多以抒情见长,常蕴含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曾伯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之时,反映了他对相聚与分离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烛”和“东风”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诗中通过对比海棠与花烛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独特思考。尽管周围充满了热烈的爱情(千红),诗人却选择了一个“白”的立场,象征着他对单纯和宁静的追求。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豁达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情感中,他已经不再追求与他人真正的合一,而是欣然接受自己的独立与孤独。此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带有一种超然的淡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将花烛聘东风:询问谁把花烛送给春风,暗示对爱情的期盼。
    • 与海棠时恨不同:与海棠的情感相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 意已不求真会合:诗人已不再追求真正的相聚,表现淡然。
    • 何妨一白对千红:即使只有一朵白花,也不妨与千朵红花相对,表明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比:花烛与海棠、白花与千红之间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白花象征宁静与独立,红花象征热烈与繁多,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反思与追求的转变。诗人表达了对热烈爱情的淡漠,选择一种更为宁静的情感状态,体现出成熟与超脱。

意象分析:

  • 花烛:象征着爱情的热烈与盼望。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希望。
  • 海棠:象征美丽的爱情,带有些许哀愁。
  • 白与红的对比:白花象征着纯粹的情感,红花象征着复杂和热烈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 A. 悲伤
      • B. 美丽的爱情
      • C. 失落
    2. 诗人对“真会合”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不再追求
      • C. 随意
    3. “千红”在文中表示什么?
      • A. 只一朵花
      • B. 热烈的爱情
      • C. 友情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红楼梦》中关于爱情的诗词,或李清照的词作,展现女性对爱情的独特感悟。
  • 诗词对比: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在孤独与热烈之间寻找情感的立足点,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送汾城王主簿 答宾 调笑·胡马 庄严精舍游集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 悲故交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蛇影杯弓 包含综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剖肝泣血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七青八黄 八面莹澈 非字旁的字 排诋 改革开放 杳沉 釒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食实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