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08
雨后春寒冽,山前夕照斜。
身犹寻垒燕,声杂宿林鸦。
过岭尚千里,隔村能几家。
毋嫌茅店恶,窗下有梅花。
雨后春天的寒气依然刺骨,山前的夕阳斜照着大地。
我仍然在寻觅那归来的燕子,耳边传来林间乌鸦的杂声。
翻过山岭还有千里路,隔着村庄只有几户人家。
不要嫌弃这茅草屋的简陋,窗下正开着梅花。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以写景抒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过衡阳晚宿》创作于李曾伯旅途之际,描绘了他在衡阳的晚间所见所感。诗人在旅途中面对景色的变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陋住宿的淡泊心态。
《过衡阳晚宿》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思所感。开篇以“雨后春寒冽”入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微寒的氛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冷峻的感觉,仿佛带着旅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接着“山前夕照斜”描绘了夕阳的美丽,山的轮廓在斜阳的映照下愈加迷人,诗人此时的心情愈加惬意。
“身犹寻垒燕,声杂宿林鸦”两句,诗人用“寻垒燕”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渴望,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着希望与生机。而“声杂宿林鸦”则通过乌鸦的叫声,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接下来的“过岭尚千里,隔村能几家”则带出旅途的孤独感,千里迢迢的路途和稀疏的人烟,表现了诗人对人世的思索与感慨。
最后以“毋嫌茅店恶,窗下有梅花”收尾,诗人以自谦的态度面对简陋的住宿条件,反而以窗下的梅花作为点缀,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高洁的追求,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诗中“雨后春寒冽”表达了什么样的气候?
A. 温暖
B. 寒冷
C. 炎热
“身犹寻垒燕”中的“垒燕”指的是什么?
A. 燕子筑巢
B. 燕子飞来
C. 燕子离去
诗人对茅店的态度是?
A. 嫌弃
B. 无所谓
C. 感激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李曾伯的《过衡阳晚宿》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而王安石则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特色,前者更具画面感,后者则更具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