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时间: 2025-07-12 17:04:25

诗句

元祐丰家几世孙,依然风概至今存。

著鞭自许河南逖,举酒相期洛北温。

联句有诗留月观,禦戎何策告天阍。

切毋饮却西湖水,齿颊冰霜置勿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04:25

原文展示: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元祐丰家几世孙,
依然风概至今存。
著鞭自许河南逖,
举酒相期洛北温。
联句有诗留月观,
禦戎何策告天阍。
切毋饮却西湖水,
齿颊冰霜置勿论。

白话文翻译:

送给制机丰德馨前往堂召(上任)
元祐丰家几代的后裔,
至今仍留存着风范。
自以为驾驭着马鞭,遥想奔向河南,
举杯相约于洛北的温泉。
联句留下诗篇于月观,
面对敌人有什么计策向天阍请教。
切记不要饮下西湖的水,
齿颊的冰霜就不必提了。

注释:

  • 元祐:元祐年间,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
  • 丰家:指丰德馨的家族,几世孙意为几代传承。
  • 著鞭:骑马自信,形容自许为英勇之士。
  • 洛北温:指洛阳北边的温泉,表示相聚的温暖。
  • 月观:月亮下的观景台,象征文人雅集之处。
  • 天阍:古代指天帝的宫阙,象征请教高明的策略。
  • 西湖水:西湖的水清澈见底,切记饮用,暗含忠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甫,号青山,南宋诗人,生活在北宋末期至南宋初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关心社会民生,作品多反映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丰德馨即将赴任之际,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祝福与期许。丰德馨作为制机,与社会和政治密切相关,诗中流露出对其才能与品德的认可。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对丰德馨的深切祝愿。开篇以“元祐丰家几世孙”引入,既说明了丰德馨的家世背景,也暗示了他所承载的责任与期待。接着提到“著鞭自许河南逖”,展现了丰德馨的雄心壮志,作者用马鞭作为象征,强调了其对未来的追求与信心。

在“举酒相期洛北温”中,举杯相约的场景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温暖,还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接下来的“联句有诗留月观”,则突显了丰德馨的文采与才华,诗篇的留存使得友情永恒。

而“禦戎何策告天阍”则转向对社会责任的思考,面对外敌,丰德馨需要有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他能力的期许。最后的“切毋饮却西湖水”则是一种警示,暗示在追求理想与事业的过程中,须保持清醒与理智,避免陷入安逸与享乐的泥潭。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体现了李曾伯关心国家和人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祐丰家几世孙:提到丰德馨的家世,表现出他的深厚背景。
  2. 依然风概至今存:强调丰家传承的品德与风范仍在。
  3. 著鞭自许河南逖:通过骑马的意象,展现丰德馨的志向与豪情。
  4. 举酒相期洛北温:描绘了友人间的聚会,象征温暖的情谊。
  5. 联句有诗留月观:提出丰德馨的文才,留下佳作以资纪念。
  6. 禦戎何策告天阍: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强调策略的重要性。
  7. 切毋饮却西湖水:发出警示,提醒他在前行中保持清醒。
  8. 齿颊冰霜置勿论:这里暗示了对岁月与龄月的无畏,并不在意个人的得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著鞭自许河南逖,举酒相期洛北温”,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马鞭、酒杯、月观等都有更深的象征意义,表现出追求理想与友情。
  • 反问:在“何策告天阍”中,隐含对未来困境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丰德馨即将启程的祝福,展现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责任与理想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马鞭:象征追求与奋斗的精神。
  2. 酒杯:代表友谊与温暖。
  3. 月观:象征文人雅集,表达对文化的尊重。
  4. 西湖水:象征享乐与安逸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祐丰家”是指哪一位诗人的家族背景?

    • A. 李曾伯
    • B. 丰德馨
    • C. 苏轼
  2. “著鞭自许河南逖”中的“著鞭”意指什么?

    • A. 驾车
    • B. 骑马
    • C. 行走
  3. 诗中提到的“切毋饮却西湖水”是为了提醒丰德馨什么?

    • A. 保持清醒
    • B. 享受生活
    • C. 返回故乡

答案:

  1. B. 丰德馨
  2. B. 骑马
  3. A. 保持清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李曾伯关注个体的前途与奋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在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苦难。在风格上,李曾伯更显轻松洒脱,而杜甫则显沉重而深邃。两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曾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历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元允修观察 山途 书碧山堂稿后 遗兴 赠杨朗溪 寄答田端云 其二 寄答田端云 其一 入关呈党二依草 送董雨若西征 木稼纪异用聚星堂禁体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热 畦棱 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暴禁 颠衣到裳 英雄欺人 包含诽的词语有哪些 近亲繁殖 齿字旁的字 邪神野鬼 倚财仗势 包含瘟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妙墨 月字旁的字 糾辖 至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