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40:24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春到蓬壶特地晴。神仙队里相公行。
翠玉相挨呼小字。须记。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谁妒。谁携歌舞到园亭。
柳妒腰肢花妒艳。听看。流莺直是妒歌声。
春天来到了蓬壶,天气格外晴朗。在神仙的队伍中,某位公子在游行。
翠玉相拥,叫着小名,须得记住。笑着在花下,像飞舞的琼瑶。
这一切都是倾城的美景,谁在嫉妒呢?谁又带着歌舞来到园亭?
柳树嫉妒那曼妙的腰肢,花儿嫉妒那娇艳的容颜。听啊,黄莺的歌声也在嫉妒。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弃疾任职枢密院期间,所写的情景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和对青春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创作于一个充满士人情怀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
《定风波》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辛弃疾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蓬壶”、“神仙队”、“翠玉”等,勾勒出一个理想中的仙境,体现了词人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嫉妒的反思,柳树与花儿的嫉妒暗示了人们对美丽的追求与不安。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对青春、美丽的赞美,同时揭示了人性中的嫉妒与羡慕,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壶”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境地
C. 乡村
诗中“谁妒”指的是?
A. 自然界的嫉妒
B. 人与人之间的嫉妒
C. 对美好生活的羡慕
诗中用来形容女子的比喻是?
A. 清风
B. 翠玉
C. 明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