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5:17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温暖的风吹拂,阳光明媚,柳树刚刚发芽,回头看着自己的身影,不禁感到羞愧。明天为何又要独自感到惆怅,杏花盛开的季节却在遥远的江南。
杜牧,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诗人,以诗才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含蓄。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在温暖的春日中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反思。背景中,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寓言》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个人内心的惆怅。开头“暖风迟日柳初含”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温暖的风与初发的新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而“顾影看身又自惭”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沉重感。接下来的“何事明朝独惆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孤独的担忧。最后一句“杏花时节在江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美好,既是对春天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折射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个人孤独感的对立,表现了身处美好时节却感到内心惆怅的矛盾情绪。
诗中“暖风迟日”主要描述了什么季节?
“顾影看身又自惭”中的“顾影”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杏花”主要象征什么?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寓言》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社会背景和忧国之情,而杜牧则更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两首诗均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