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23:58
杜牧的《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
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
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
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
好风唯属往来商。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诗人站在西江边,回望过去,感慨万千。江水浩浩荡荡,吞没了巴蜀与湘江,仿佛怒涛翻滚,映照出连绵山峦的光影。魏帝曹操的故事,像是缝制的戏剧一样虚幻,而苻坚的失败则显得更加荒谬。千秋万代的钓船上,明月下歌唱,而万里之遥,沙鸥在夕阳中嬉戏。范蠡的清寂与孤独,只有商人们的往来才能带来一丝生气。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常常融入历史的思考,表达对时事的关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个性鲜明。
《西江怀古》创作于杜牧中年时期,正值唐代衰落之际,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诗中通过对古代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无常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索。
《西江怀古》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杜牧深厚的历史感与对时事的敏感。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巴蜀与湘江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巍峨与变化,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展开在眼前。特别是“怒似连山静镜光”,用“怒”字形容波澜壮阔的江水,与“静镜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宁静的和谐。
后四句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魏帝的缝囊与苻坚的荒唐,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嘲讽,也反映出诗人对权力与历史的思考。同时,千秋钓舸与万里沙鸥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杜牧对历史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由的向往,寓意深远。
诗中提到的“魏帝”是指谁?
诗中“万里沙鸥弄夕阳”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西江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杜甫更多聚焦于国事家事的沉重,而杜牧则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更为轻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