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23:41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
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
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洞房里幽深,灯光照耀着画屏,山色显得浓郁而沉静。
夜雨在芭蕉上滴落,打断了我在红窗前的美梦,龙烟轻轻飘荡在华丽的被褥上。
我已久别恩爱,归来却只剩长信,凤帐显得冷清,椒殿中扇子也闲置。
辇路上青苔侵袭,绣帘低垂,时光缓慢流逝,传来丹禁内的消息,舜华花悄然凋零。
翠色的发髻羞怯地整理,愁苦地坐在那里,望着渐行渐远的金舆,何时才能再次看到彩车重临?
正是愁苦,梧桐树又移开了翠色的阴影。
“龙烟”指古代的烟雾,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愿望或期待;“凤帐萧疏”则暗示着孤独和失落,描写了主人公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生于803年,卒于852年,杜牧的诗歌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与人生感悟。
《八六子·洞房深》创作于杜牧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感慨。诗中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在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中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新婚女子在深夜中对往日爱情的怀念与孤独。开头的“洞房深”立即营造出一种私密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用“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环境,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夜雨声声,滴落在芭蕉上,打破了梦境的宁静,象征着现实的无情与梦境的幻灭。
在诗的中段,作者用“辞恩久归长信”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似乎在诉说着对爱情的向往与失去。对“凤帐萧疏,椒殿闲扇”的描写,更加突显了孤独的情感。最后,诗人以“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进行情感的升华,表现出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期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用词精炼,展现了杜牧深厚的艺术功力与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新婚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出孤独与失落中的深刻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八六子·洞房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凤帐萧疏”暗示了什么?
“金舆渐远”中的“金舆”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