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27:42
赠狄崇班季子
苏轼 〔宋代〕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咤得隽,借箸数禽入。
短后掬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把长鲸吸。
半酣论刀槊,怒发欲起立。
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絷。
要须此慓悍,气压边烽急。
夜走追锋车,生斩活离级。
持归献天王,封侯稳可拾。
何为走猎师,日使群毛泣。
狄崇班季子来了,手臂上挎着猎鹰,见到客人却不懂得行礼。
他坐在床上大声喧哗,借着筷子把几只鸟抓了进来。
短短的后面掬起豹皮,依然溅得猩红的血湿透。
他指着酒瓶要品尝,痛快地把酒一饮而尽。
半醉时讨论刀剑,愤怒得想要站起来。
北方的老猘子,狂暴冲出时尚不被束缚。
这要是有如此的勇猛,气势就能压倒边塞的烽火。
夜间追赶着锋利的车,生生地斩下活物。
回去献给天王,封侯的机会是稳妥的。
为何要做猎师,让一群毛发飞扬而哀泣。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尤其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刻的诗意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豪放态度,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勇气。
《赠狄崇班季子》展现了苏轼对狩猎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赞美。诗中通过狄崇班的形象,体现了豪放与洒脱,展现了猎手的勇猛与不羁。整首诗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
诗的开篇以“狄生臂鹰来”引入,带出狄崇班的身份,接着描绘他见客不行礼的随性,透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后文则通过对猎物的描绘,展现了狩猎的血腥与刺激,显示出狄崇班的豪放与勇敢。
在酒醉之后,诗人提到与朋友讨论刀槊,表达了豪情壮志,欲借酒浇愁,抒发内心的激情。最后,诗人通过“何为走猎师”发出感慨,似乎在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情感基调豪放而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狄生臂鹰来”中的“鹰”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勇敢
C. 自由
D. 财富
诗中提到的“北方老猘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平静
B. 狂暴
C. 快乐
D. 和平
诗的最后一句“何为走猎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生活
B. 反思生活
C. 对猎人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