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7:39
采桑子(赠丽华)
作者:郭应祥 〔宋代〕
饯筵绿绕红围处,
只这孩儿。
两泪垂垂。
不忍教人遽别离。
别离不作多时计,
千日为期。
却恐归时,
人道寻春已较迟。
在绿树环绕的筵席上,
只有这个孩子在身边。
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不忍心让人匆匆地离去。
别离的日子不必算得太久,
千日的期盼。
但我担心归来的时候,
别人说春天已经来得太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千日为期”表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反映出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情感的敏感。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以词声清丽、情感真挚著称,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或爱人之时,体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重逢的期待,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友情与爱情的重视。
《采桑子(赠丽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开篇以“饯筵绿绕红围处”描绘出一个美丽的送别场景,绿树环绕,恰似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无奈和不忍,泪水的流下象征了心中的不舍与哀伤,情感真实而动人。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别离并不算太久,但“千日为期”让人倍感惆怅。诗人担心归来时春天已晚,暗指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逢的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脆弱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饯筵绿绕红围处”中的“红”指的是什么?
诗中“千日为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担心归来时“人道寻春已较迟”,这句话传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