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菩萨蛮(邹伯源园木犀,次彭孚先韵)》

时间: 2025-07-12 10:27:26

诗句

涂黄仙子娇无力。

秋花不敢争颜色。

风物一番新。

从今到小春。

新词仍险韵。

赓续惭非称。

桃李寂无言。

此花名独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27:26

原文展示:

菩萨蛮(邹伯源园木犀,次彭孚先韵)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涂黄仙子娇无力。
秋花不敢争颜色。
风物一番新。
从今到小春。
新词仍险韵。
赓续惭非称。
桃李寂无言。
此花名独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娇弱的仙子,仿佛涂上了黄色,秋天的花朵都不敢与她争艳。自然界的景物在这一刻变得焕然一新,从现在起直到小春(即立春后的小寒),新的词句仍旧是那样的险峻而有韵味。接下来的表达让我感到惭愧,桃花和李花都默默无言,而这朵花的名字却独自流传。

注释:

  1. :涂抹。
  2. 娇无力:形容人或物娇美而无力。
  3. 秋花:秋季的花朵。
  4. 争颜色:争艳、争妍。
  5. 风物:自然风光、景物。
  6. 小春:指小寒后的时节,代表春天的到来。
  7. 新词:新作的词句。
  8. 险韵:指词句的韵味深厚而复杂。
  9. 赓续:继续、延续。
  10. 惭非称:感到惭愧,不敢称赞。
  11.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象征美丽的花朵。
  12. 寂无言:寂静无声,形容花朵的沉默。
  13. 独传:独自流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生活在宋代,擅长词曲,作品常蕴含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他的词风格多变,既有婉约之美,也不乏豪放之气。他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季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珍惜。此时,正是木犀花盛开之际,诗人借用这一意象,传递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更是承载了诗人对生命与美好事物的感悟。开篇的“涂黄仙子娇无力”,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柔弱却又不失高贵的美。秋花不敢与之争艳,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谦逊与和谐,似乎在提醒人们珍视眼前的美好。

诗中的“风物一番新”,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展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气息。由此可见,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更将其与自身的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新词仍险韵”,是一种对创作的谦卑与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依旧显得不足,甚至感到惭愧。最后,桃李的沉默与这朵花的独特传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说,虽然花朵各自有其美丽,却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到理解,并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的珍视和对时间流转的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涂黄仙子娇无力:描绘仙子如同涂上黄色,娇弱而美丽。
  2. 秋花不敢争颜色:秋天的花朵不敢与仙子争艳,突显仙子的独特魅力。
  3. 风物一番新:表达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感觉。
  4. 从今到小春:指时间的延续,从现在到春天的来临。
  5. 新词仍险韵:新的词句犹如艰深的韵律,让人感受到创作的挑战。
  6. 赓续惭非称:延续的表达让诗人感到羞愧,不敢自夸。
  7. 桃李寂无言:桃花和李花都默默无声,暗示美丽却无言。
  8. 此花名独传:这朵花的名字却独自流传,突显其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仙子比喻花朵的美丽。
  • 拟人:秋花被赋予情感,不敢争艳。
  • 对仗:如“桃李寂无言”,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仙子:象征美丽与优雅。
  2. 秋花:代表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脆弱。
  3. 桃李:象征美好事物的沉静与无声。
  4. 新词:表达创作的探索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涂黄仙子娇无力”中,仙子的特征是什么?

    • A. 美丽而强大
    • B. 娇弱而无力
    • C. 聪慧而勇敢
  2. “秋花不敢争颜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秋花的自信
    • B. 秋花的谦逊
    • C. 秋花的无奈
  3. “桃李寂无言”中的桃李象征了什么?

    • A. 热闹与繁华
    • B. 美好而沉默
    • C. 争奇斗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郭应祥:李清照的词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郭应祥则更多描绘自然与生命的哲思。
  • 苏轼与郭应祥:苏轼的豪放与郭应祥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示了对美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 夏初湖村杂题 即事 黄州 酬庄器之贤良见赠 夜坐 自喜 秋夜读书有感 忆昔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谀曲从 包含骄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群山四应 癶字旁的字 胸有邱壑 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调 慨懑 示字旁的字 冲弱 算减一升 包含荧的词语有哪些 掷博齿 包含娆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言行抱一 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菜饭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