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2:51
秋夜读书有感
——陆游
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
卷里光阴能属我,人间声利久忘渠。
穷山藏拙犹嫌浅,粝饭支羸不愿余。
雨露安能泽枯朽,故人枉是费吹嘘。
我的鬓发已经花白,牙齿也稀疏,年老多病,仍在灯下读书。
书卷中的光阴仿佛可以属于我,而世间的荣华富贵早已忘却。
即使身处穷山僻壤,我仍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够出众,
即使只吃粗粝的饭菜,我也不愿意多余的享受。
雨露怎能滋润枯朽的事物,老朋友的夸耀不过是无用的空谈。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多表现爱国情怀、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陆游的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透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秋夜读书有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经历了多个政治变迁的时期,时局动荡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样,陆游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尽管生活艰难,他依然不愿放弃心中的追求。
《秋夜读书有感》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坚定的信念。全诗的意境在于表现一个年迈的知识分子,虽然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岁月的侵蚀,但依然在灯下苦读,追寻知识的光辉。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老态的自嘲,表现了陆游对年老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接着他提到“卷里光阴能属我”,这里反映出他对书籍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思考,似乎在书卷中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
随后的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薄,尽管身处穷山僻壤,他依然不愿意满足于世俗的享受,这种思想的坚韧反映了他的高尚情操与志向。最后两句以“雨露安能泽枯朽”总结,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表明了知识和精神的滋养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陆游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知识和理想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秋夜读书的感慨,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传达了陆游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物质享受的淡薄,展现了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一位文人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秋夜读书有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粝饭”指的是?
诗中的“雨露”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