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44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可怜那骓马啊,我该如何自处?
汉军从四面八方围来,楚地的人在歌唱。
乌江之耻,不要学那鸿门的逃遁,
亭长(船夫)也不用费心劝我渡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绍焻(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子升,号瑶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他的风格多表现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创作背景: 《项王》创作于清代,正是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时期,汪绍焻通过项羽的悲剧,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项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项羽的悲剧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英雄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开篇的“骓马虞兮可奈何”,用骏马来象征项羽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忧虑和无奈。接下来的“汉军四面楚人歌”,点出项羽所面临的困境,汉军的强大与楚人对项羽的歌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项羽虽勇猛却终被历史抛弃的悲惨现实。
“乌江耻学鸿门遁”,则道出了项羽的决绝与不屈,尽管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他依然不愿重蹈鸿门之覆辙,选择以死明志。最后一句“亭长无劳劝渡河”,不仅是对船夫的拒绝,更是项羽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坚定,表现出他作为一代英杰的气概与悲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透过对历史的回望,展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英雄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的悲叹,表现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的孤独与悲壮,传达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与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骓马”象征什么?
“乌江耻学鸿门遁”中的“鸿门”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