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57
寄建德徐元舆
才子方为邑,千峰对县门。
静寒琴意古,闲厌鸟声喧。
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
讼稀应物咏,庭下长兰荪。
这位才子刚刚为邑(地方政府)所用,千峰山脉就在县城门前。
在静谧的寒冬中,古老的琴声回荡,闲暇时却厌倦了鸟儿的喧闹。
山中的茶叶仍然被煮成绿色,池塘里的荷花愈发繁茂。
诉讼稀少,应该吟咏自然的物事,庭院下的兰草和荪草长得茂盛。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溪,晚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在建德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梅尧臣的《寄建德徐元舆》是一首描绘田园景象和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首句“才子方为邑”,引入了诗人的身份与角色,表现出他在官场的新鲜感与期待。接下来的“千峰对县门”,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自然背景之中,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在描写琴声与鸟鸣时,诗人将古琴的静谧与鸟儿的叫声形成了对比,突显出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喧嚣的厌倦。接着,诗人用“山茗烹仍绿”和“池莲摘更繁”描绘出自然的丰盈与生机,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最后两句“讼稀应物咏,庭下长兰荪”,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高洁的品德和对世俗的淡泊。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才子”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的“静寒琴意古”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讼稀应物咏”说明诗人生活在一个诉讼案件频繁的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