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9:11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
云缨白飘颻,岩树长匆蒨。
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
在幽静的石头上,传来捣衣的声音,但捣衣的人却不见踪影。白云如缨带般轻盈飘动,山岩上的树木显得格外苍翠。想必在寒冷的夜晚,山中的月光就像银练一般洒下。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捣衣和月光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劳动场景及自然景色的和谐美。捣衣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女子的辛勤与生活的美好。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梅尧臣的诗作常描绘山水之美,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本诗写于他游嵩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
本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夜景,展现了自然与劳动的和谐美。开头两句通过“幽石”和“捣衣”的意象,塑造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仿佛在描写一个夜晚的生活场景,但捣衣的人却不见,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孤寂和神秘感。接下来的“云缨白飘颻,岩树长匆蒨”则将自然景色与人事相结合,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最后两句通过“寒夜”和“山月”,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月光的洒落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灵气。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劳动的和谐美,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
选择题: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幽石称捣衣”中的“幽石”主要指?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