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7:48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荆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自是一生乐,何须闾井为。
田地收割后,田野更加开阔,村子里隔着烟雾和小水沟。荒僻的小路已被风吹得急促,我独自走在路上,只有狗在我身边相伴。荆条的门口无人关上,孩子在门口等待,显然知道我回来了。这一生自有乐趣,何必依赖于街坊邻里的交往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得其乐,体现了农民生活的简单与乐趣。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崇之,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田人夜归》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对归属和安宁的追求。
《田人夜归》是一首描绘农民夜归情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丰收后的田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欣赏。随着季节的变换,田野愈显开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夜归的孤独与陪伴,虽然独自行走在荒径上,但有狗的陪伴让人感到温暖。这里的“独行”与“唯犬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
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描绘了孩子在家门口等待的画面,温馨而充满人情味。孩子的目光似乎在告诉人们,家永远是归属的地方,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归来总能找到温暖。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的独白,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诗人认为,生活的乐趣并不依赖于热闹的市井,而在于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梅尧臣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人夜归的情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传达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城市生活
B. 夜归乡村
C. 战争场景
D. 商业活动
诗中提到的“稚子”在做什么?
A. 玩耍
B. 学习
C. 等待归人
D. 睡觉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忧伤
C. 满足与乐观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梅尧臣的《田人夜归》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真实,而王维则倾向于抽象的自然美与哲理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表达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