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28
过石楼赠山僧不群
作者:陆蓨 〔清代〕
万峰台下碧山岑,
疏竹围窗白日阴。
僧古已无烟火气,
树枯饶有雪霜心。
酒空松吹飞寒雨,
卷壑风泉响夜琴。
不是樵人偶相识,
那知曾宿在祗林。
在万峰台下,碧绿的山峦显得幽静,稀疏的竹子围绕着窗户,映衬着阳光的阴影。那位老僧人早已没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树木虽然枯萎,却依然蕴藏着雪霜般的清高心境。酒已经喝空,松树在寒雨中摇曳,卷起的山涧风声和泉水声伴随着夜色的琴音。并不是偶然与樵夫相识,谁能知道我曾在祗林中宿住过呢?
陆蓨,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佛教意境为主,风格清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过石楼赠山僧不群》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山水时,遇见一位独特的僧人,表达了他对僧人清高品格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万峰台下”的山水画面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山中僧人独特生活的感怀。开篇的“万峰台下碧山岑”直接引入了诗的背景,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和灵气的环境。接下来的“疏竹围窗白日阴”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一种心灵上的安宁。
诗中“僧古已无烟火气,树枯饶有雪霜心”两句,表现了僧人的清高与孤独,强调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树木的枯萎与僧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雪霜心”的高洁。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后半部分的描写,“酒空松吹飞寒雨,卷壑风泉响夜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感。诗人以饮酒时的空虚感,结合自然的寒雨与风声,营造了一种失落而又充满哲思的意境。
最后两句“不是樵人偶相识,那知曾宿在祗林”,道出了与僧人相识的偶然性,暗含着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清高、孤独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与僧人的交流,展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清幽自然和孤独高洁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树枯饶有雪霜心”中的“雪霜心”指的是什么?
A. 严寒的心境
B. 清高的品格
C. 伤感的情绪
D. 贫苦的生活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诗人与僧人相识的地方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喧闹的城市生活。(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