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4:04:53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
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4:04:53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作者: 苏轼 (宋代)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翌日各以表谢,
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绣裳画衮云垂地,
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
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
樛然属地如龙形。
壁中蠹简今千年,
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
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
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
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
凡三十四字。
归来车马已喧阗,
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
喜见云章第一篇。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
玉堂昼掩文书静,
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
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
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
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
文思天子师文母,
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
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
许缀中书舍人班。
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
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在黄昏时分,独自坐着,谁是我的伴侣?
紫薇花对着紫薇郎。
第二天,大家都以表文相谢,
又呈上我的一首诗,内容是:
绣衣华服犹如云垂地,
不想成为成王剪桐的玩笑。
正午阳光照耀,凉风习习,
槐树摇动,似龙舞翠影。
迩英阁前有两棵槐树,
枝条如龙的形态靠近地面。
墙壁中残存的简牍已千年,
漆书的蝌蚪字光芒照天。
众儒士不再忧虑干旱,
东宫赐酒如同流泉。
酒酣之后再次拜谢千金的恩赐,
一纸惊动鸾凤的字。
苍老的面容与白发散发光辉,
袖中藏有三十四颗骊珠。
我所赐的诗及题名,总共三十四字。
归来时车马喧闹,
大家争相观看鲜亮的墨色。
人间一日传万口,
欣喜地看到这是第一篇云章。
这是上前从未以御书赐给群臣的。
玉堂白天关闭文书静谧,
铃索不摇,钟漏悠长。
不要说我只是在纸上写几行字,
要相信安定的时代是主的德行。
犬羊散尽,沙漠空寂,
捷报传来,夜到甘泉宫。
似乎听到了指挥筑墙的号令,
感到谈笑之间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今日,泾原又奏夏贼数十万人皆已逃去。
文思天子师文母,
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
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循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
许缀中书舍人班。
如今我以知制诰待罪禁林,
所以得以以紫薇为故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广泛流传,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苏轼担任翰林学士之际,正值政治动荡和个人境遇的复杂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美好友情的珍视,对当下局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苏轼的这首诗在形式上兼具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与现代人的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描绘黄昏的孤独、紫薇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苏轼以紫薇花为引,承接了对友情的思考,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酒酣复拜千金赐”一句,表现了苏轼在政治生活中的得失与感慨,充满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该诗在最后几句中,表露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显示了苏轼作为一位士人的责任感与担当。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体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感。诗中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权力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诗中紫薇花象征什么?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千金赐”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