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昔》

时间: 2025-05-23 14:05:44

诗句

忆昔膝下时,依依切孺慕。

北方例春旱,岁岁烦圣虑。

殷忧每先期,赈恤筹补助。

常见传六膳,有时忘下箸。

窃谓愁劳过,欲慰意转惧。

微诚荷恩鉴,首肯无诃怒。

恒于祈请所,命代申忱素。

岂知慈爱中,诲训于兹寓。

今为切已事,旱暵况频遇。

任同德霄壤,惭畏日增遽。

敕几戒终怠,调元愧六幕。

稍可自信者,良心尚如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5:44

原文展示

忆昔
作者:弘历 〔清代〕

忆昔膝下时,依依切孺慕。
北方例春旱,岁岁烦圣虑。
殷忧每先期,赈恤筹补助。
常见传六膳,有时忘下箸。
窃谓愁劳过,欲慰意转惧。
微诚荷恩鉴,首肯无诃怒。
恒于祈请所,命代申忱素。
岂知慈爱中,诲训于兹寓。
今为切已事,旱暵况频遇。
任同德霄壤,惭畏日增遽。
敕几戒终怠,调元愧六幕。
稍可自信者,良心尚如故。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在膝下的时光,依依不舍地表达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北方每年春天都常常干旱,年年都让皇上为此忧虑。每当灾情来临,赈济和救助的措施总是提前做好准备。常常看到饭菜送来,有时却因心中忧虑而忘记动筷。暗自觉得劳苦过度,想要安慰自己的心情却反而更加害怕。微薄的诚意希望能得到恩宠,得到的却是不带责备的首肯。常常在祈求的地方,恳求上天的恩典。岂料在慈爱的怀抱中,教诲和训诲也隐含于此。如今身处紧迫的事情,干旱的情况频繁出现。就算同德如霄如壤,也愧怍于日益增多的困境。敕令几次戒惰,却始终不能坚持,调理自身的愧疚如同六幕的重担。唯有可以自信的,是内心的良知依然如故。

注释

  • 膝下:指父母身边或怀抱之中,表示亲密无间的关系。
  • 依依:形容留恋不舍的情感。
  • 殷忧:指深切的忧虑。
  • 赈恤:指对灾民的施救和帮助。
  • 六膳:古代指的是六道菜肴,象征丰盛的饮食。
  • 愁劳:指忧虑和劳累。
  • 慈爱:指父母的深情厚爱。
  • 诲训:指教导和训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年号乾隆,擅长书法和诗词,政治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其诗词风格多采用古典形式,内容常涉及对历史的感慨、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对早年生活的追忆,表现了其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民生艰难的忧虑。诗中提到北方的干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皇帝对百姓的关心。

诗歌鉴赏

《忆昔》是一首回忆往昔的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追忆和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忧虑。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灾荒民生的关注。开篇“忆昔膝下时”,即以细腻的情感拉开序幕,展现出对温暖家庭的怀念。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北方春旱的问题,表达了年年干旱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困扰,以及作为皇帝的他不得不面对的责任和压力。

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愁苦与无奈,尤其在提到“常见传六膳,有时忘下箸”时,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外在的丰盛与内心的忧虑形成强烈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通过“今为切已事,旱暵况频遇”一语,作者不仅是在回忆过去,更是在警醒自己面对现实的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在用词上严谨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展示了清代文人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隐含的教诲与自省,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膝下时,依依切孺慕:回忆起在父母膝下的时光,心中充满了依恋与尊重。
  2. 北方例春旱,岁岁烦圣虑:北方每年春天都干旱,皇上因此年年忧虑。
  3. 殷忧每先期,赈恤筹补助:对民生的担忧总是提前做好准备,赈灾和救助措施周全。
  4. 常见传六膳,有时忘下箸:常常看到丰盛的饭菜,心中却因忧虑而忘记用餐。
  5. 窃谓愁劳过,欲慰意转惧:私下认为自己劳累过度,想要安慰情绪反而更加恐惧。
  6. 微诚荷恩鉴,首肯无诃怒:微薄的诚意希望能得到恩宠,得到的却是温和的首肯。
  7. 恒于祈请所,命代申忱素:经常在祈求的地方,恳求上天的恩典。
  8. 岂知慈爱中,诲训于兹寓:岂料在慈爱的怀抱中,教导和训诫也隐含于此。
  9. 今为切已事,旱暵况频遇:如今面临的紧迫事务,干旱的情况频繁出现。
  10. 任同德霄壤,惭畏日增遽:即使与德相同于天与地,愧怍的心情愈发增加。
  11. 敕几戒终怠,调元愧六幕:多次下达禁令却始终懈怠,调理自身的愧疚如同重担。
  12. 稍可自信者,良心尚如故:唯一可以自信的是,内心的良知依然如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六膳”比喻丰盛的饮食,表现生活的富足与内心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责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家庭的怀念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作者不仅在反思个人成长的经历,也在感慨社会的困境,展现出作为一国之君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膝下:象征家庭温暖和亲情。
  • 春旱:象征自然灾害与社会困境。
  • 六膳:象征富足的生活与内心的焦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膝下”指的是哪个位置?

    • A. 父母身边
    • B. 朋友身边
    • C. 学校
  2. “北方例春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幸福
    • B. 忧虑
    • C. 安宁
  3. 诗中提到的“六膳”指的是?

    • A. 六道菜肴
    • B. 六个朋友
    • C. 六个房间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写战争带来的民生困苦,情感深沉。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忆昔》与《春望》:两首诗均表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忆昔》侧重于个人经历与家庭情感的回忆,而《春望》则更关注国家和民生的困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霖雨诗 七哀诗二首 其二 七哀诗二首 其一 招隐诗 赠虞显度诗 登成都白菟楼诗 诸宫观梅寄胡康侯 剑阁铭 答吴均诗三首 其三 答吴均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心所向 敬佩 提土旁的字 吊影 福由心造 思前虑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解困 单人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伯玉知非 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无常势 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绣口锦心 零嘴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