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5: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2:41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我被微薄的官职驱逐到西边,远离故乡让人难以割舍。
正愁着将来相见无期,却来不及担忧岁末的离别。
即使强作欢笑,酒也不能成席。秦地的菜肴只是一碗羊羹,陇上的美味也只是腊肉。
想想自己童年时代,指尖的岁月已然过去。
往事如今何必追忆,转瞬如箭已放。
感叹时局的变化,得失之间无法衡量。
卫兵来驱赶我,惊醒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愁绪来袭哪能是魔鬼,心烦意乱只因你我相隔。
寒梅与冻杏,嫩芽初露似小麦。
攀着树枝感到惆怅,何时能摘下玉蕊。
不怕春天花开晚,反倒觉得夏天的果核被遗弃。
人生在世只求快乐,何必在乎名声的累赘。
为什么我独自多愁善感,难道看不到自己的伤痛吗?
诗来苦求宽慰,你的心意远在天边。
依依地见到你的面容,怀疑你就近在咫尺。
哥哥如今虽为小官,幸好能辅佐地方长官。
北池靠近家门,池水清澈碧绿。
在池边饮美酒,尚可消磨漫长的日子。
但怕我的诗意太弱,力争恐怕会遭受损失。
诗成后十天就能送到,谁说千里相隔?
每月寄出一篇,忧愁又算得了什么?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深受后人推崇。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但同时也展现出豁达的心态。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索。诗中通过对饮食的描绘,展现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而对“寒梅与冻杏”的描写则透露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热爱。尤其是“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一句,展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而非名声的束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苏轼的心境与人生观。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反思,最终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官职是?
A. 高官
B. 微薄的官职
C. 大官
诗中提到的饮食是什么?
A. 羊羹和熊腊
B. 米饭和面条
C. 水果和蔬菜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意指什么?
A. 追求快乐比名声重要
B. 名声比快乐重要
C. 生活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