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3
雪斋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
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
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
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
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
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
言有诗见寄,
云林下闲看水牯牛。
惟见空庭满山雪。
你难道没有看到峨眉山西面的雪覆盖千里吗?
北望成都,仿佛看见井底那样狭小。
春风吹了整整百天也难以融化这厚雪,
五月的行人像冻蚂蚁般无所适从。
纷纷的市民在争夺中,
谁会相信你说的赞美是真心呢?
人间的炎热与烦恼无处可去,
所以我在西斋造雪峰以解心中之恼。
我梦见扁舟漂泊于吴越,
长廊静院中的灯光如同明月。
开门看不见人与牛,
只听说有诗寄来,
在云林下悠闲地看着水牛。
唯见空庭满是山雪。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雪斋》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诗中描绘了他在西斋中对自然雪景的向往与对人世烦恼的反思。此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使得他更加渴望宁静的生活。
《雪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苏轼以描写雪景为主线,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对人世间纷争的无奈。开篇运用“峨眉山西雪千里”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后通过对比,将山水的静谧与人间的喧嚣相对照,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在“春风百日吹不消”一句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雪的持久与人间热恼的短暂,象征了他内心的烦恼与渴望的解脱。
后半部分,诗人以梦游吴越的意象,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长廊静院灯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而最后的“惟见空庭满山雪”则是对现实的反思,虽然环境寂静,但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雪为背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与理想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雪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冻蚁”是用来形容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落叶
D. 春天的花开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世间的失望
C. 对人生的思考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