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程弟 其六》

时间: 2025-04-26 22:17:46

诗句

柴门虽设不曾开,俗面向人三寸埃。

却是前溪双白鹭,门关不住又飞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46

原文展示:

柴门虽设不曾开,
俗面向人三寸埃。
却是前溪双白鹭,
门关不住又飞来。

白话文翻译:

这扇柴门虽然设立但从未打开,
世俗的面貌在我眼前如同三寸的尘埃。
然而,前面的溪水旁,两只白鹭飞翔,
这扇门根本无法阻挡它们的到来。

注释:

  • 柴门:用木柴制成的门,象征简朴的生活。
  • 俗面:世俗的外表或面貌,这里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繁琐的事情。
  • 三寸埃:比喻微不足道的事务。
  • 双白鹭:两只白色的鹭鸟,象征着自由与自然之美。
  • 门关不住:表达隐喻,门虽关,但自然的生灵依然无法被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公望,号承天,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善于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生活时期,他以宁静的生活方式逃避世俗的纷扰,诗中所体现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冷漠。

诗歌鉴赏:

《次韵程弟 其六》通过对柴门和白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前两句以柴门为引,虽设有门,但却不曾开启,隐喻着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拒绝和对人际纷争的淡漠。门虽关,却无法阻挡自然的美丽,白鹭的飞来象征着自由与生机,给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柴门与白鹭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拘束,后者则象征自由,诗人在这对比中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选择与态度。诗中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处世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柴门虽设不曾开:虽然有门,但并没有开启,暗示与世隔绝。
    • 俗面向人三寸埃:世俗的事务眼前如同微尘,形容其微不足道。
    • 却是前溪双白鹭:前面的溪水边飞来两只白鹭,象征生命的自由与美好。
    • 门关不住又飞来:门虽然关上,白鹭却依然飞来,表达了自然的力量无法被阻挡。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世俗事务比作尘埃,强调其微小与琐碎。
    • 意象:白鹭的形象象征着自由与灵动,与柴门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柴门:象征着隐居与自我保护,表达了与世隔绝的愿望。
  • 三寸埃:象征着世俗琐事的微不足道,强调诗人对这些事物的轻视。
  • 双白鹭: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纯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柴门”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隐居
    • C. 繁华
    • D. 纷争
  2. “三寸埃”比喻什么?

    • A. 高尚
    • B. 微不足道
    • C. 清白
    • D. 复杂
  3. 诗中“白鹭”象征着?

    • A. 生活的忙碌
    • B. 自然的美好与自由
    • C. 纷争
    • D. 贫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岳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方岳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与拒绝,而王维则重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诗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方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花阴 初三夜泊石门县,微霁见月同梦西 醉花阴 醉花阴 其一 春暮,和清照韵 醉花阴 忆蟹 醉花阴 云暑五月初见芍药 醉花阴 春怨 醉花阴 席上 醉花阴 醉花阴 题少楼《披书坐花图》 醉花阴 弹泪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总撒 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千生万死 食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空中楼阁 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乐的成语 羣豪 弋字旁的字 躬开头的成语 战史 虎超龙骧 豆字旁的字 解铃还需系铃人 百花凋零 不是冤家不聚头 赊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