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14:41
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
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白云随我而来,轻盈飞舞,快速如同骏马。
高耸的崖壁与浮动的丘陵,衣袂飘扬又怎么能够抓住呢?
如果不来这巍峨的极顶游玩,怎能在这广阔的天地中找到自己的渺小?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对峻极的描写,太室山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道教圣地,其高峰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理想和境界。诗中提到的“白云”与“洪崖”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咏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范仲淹游览嵩山时,旨在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山水游览成为士人寻求清静和灵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范仲淹的《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开篇以“白云随人来”引入,轻描淡写中却蕴含着无限的诗意,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幅轻盈的山水画卷。诗中“翩翩疾如马”,不仅描绘了白云的快速移动,更传达了诗人心中的激荡与自由。
接下来的“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则通过对比,呈现出高峰和低丘的壮丽与宁静。在此,诗人用“襟袂”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互动,仿佛在风中摇曳的衣袂是他与自然心灵相通的象征。
最后一句“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点明了诗的主题:若不亲身体验这巍峨的极顶,便难以理解自己在浩瀚天地中的渺小。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范仲淹作为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身渺小的认知,强调了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翩翩疾如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白云
B. 洪崖
C. 浮丘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襟袂”指的是什么?
A. 衣服的下摆
B. 头发
C. 鞋子
D. 手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C. 游山玩水
D. 追求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