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2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23:12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伏牺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
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
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
此声感物何太灵,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
为予试弹广陵散,鬼物悲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
兴亡哀乐不我遁,坐中可见天下心。感公遗我正始音,何以报之千黄金。
银白的光辉如霜般明亮,西窗的月光寒冷如冰。上人轻轻叩响朱红的琴弦,四周的万籁俱寂,秋光凝聚。
伏羲归天已是千古之事,我听到他的遗音泪如雨下。唉!我不及郑卫那般的才华,邻里之间争相歌舞。
争相歌舞,何时才能停止呢?师襄堂上,心中悠悠。敲击浮金,敲响鸣玉,老龙在沧海底悲啼,
幼猿在寒山曲中长啸。陇头的泉水涓涓流淌,洞庭的寒木萧瑟落下。
这样的声音,何以如此灵动,犹如十二只衔珠的仙鹤。请再为我奏南风的诗,神人和畅,无为而治。
请再为我试弹广陵的散曲,鬼物悲哀,晋朝动乱。才知道圣人的情怀是如此深沉,治理四海之前,先要治琴。
兴亡的哀乐无法逃避,坐在这里可以看见天下的心。感恩公遗我正始的音律,我该如何报答他千金之恩?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千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因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贡献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风典雅、清新,常表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本诗创作于范仲淹的晚年,正值政治动荡时期。他通过琴歌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音乐的热爱,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深刻理解。
《听真上人琴歌》是一首充满音乐意象的诗,体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音乐带给人的情感共鸣与思索。开头以“银潢耿耿霜棱棱”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清寒,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上人轻叩琴弦,仿佛打破了宁静,音乐的力量在于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在音乐的氛围中穿插着对历史的反思与情感的抒发。作者以“伏牺归天忽千古”引出对历史长河的感慨,而“我闻遗音泪如雨”则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音乐的感动。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各种音乐声响,展现了音乐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终引发对圣人情怀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表现,更是对人生、历史的深邃反思,展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本诗的主题围绕音乐的力量以及历史的沉重。通过琴声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反映出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诗中“银潢耿耿”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月光
B. 太阳
C. 星光
“我闻遗音泪如雨”中“遗音”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音乐
B. 现在的音乐
C. 未来的音乐
诗中提到的“广陵散”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首琴曲
C. 一种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