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锺道士》

时间: 2025-04-26 14:20:35

诗句

人间无复动机心,挂了儒冠岁已深。

惟有诗家风味在,一坛松月伴秋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5

原文展示:

赠锺道士
范仲淹

人间无复动机心,
挂了儒冠岁已深。
惟有诗家风味在,
一坛松月伴秋吟。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再没有那种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情,
我已经脱下了儒生的帽子,岁月已然流逝。
唯有诗人的气息依旧存在,
一坛清酒和明月,陪伴我在秋天吟唱。

注释:

  • 动机心:指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象征士人的身份。
  • 松月:松树与明月,表示清幽的环境。
  • 秋吟:在秋天吟唱,表现一种闲适的心情。

典故解析:

“诗家风味”指的是诗人的生活情趣和风格,诗人在此表明虽然放弃了世俗的追求,但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松树与明月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清高与洁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等。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范仲淹晚年,正值他卸任后,心境愈加淡泊,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诗意的生活。反映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淡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

《赠锺道士》是范仲淹在晚年时写给道士钟的诗作,诗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人间无复动机心”以悲凉的语气表达出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预示着一种对内心安宁的向往。随着岁月的流逝,儒生的身份已然脱离,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接下来的“惟有诗家风味在”,则表明了尽管他放弃了世俗的追求,但内心依旧保留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处,诗歌成为了他精神世界的寄托,体现了文学的力量。最后两句“一坛松月伴秋吟”,更是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秋夜图景,传递出诗人对自然、酒和诗歌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范仲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的思想,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人间无复动机心:表达诗人已无追求功名的心态,感慨世事变迁。
    2. 挂了儒冠岁已深:说明自己已脱离士人身份,岁月已久。
    3. 惟有诗家风味在:强调诗歌仍是他唯一的追求和爱好。
    4. 一坛松月伴秋吟:描绘出在秋季夜晚,松树与月光相伴的闲适情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一坛清酒,暗示其纯净与高雅。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强调诗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高洁,表明诗人对自然精神的向往。
  • :代表清明、宁静,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象征成熟与收获,同时暗含诗人的人生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动机心”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自然的向往

  2. 诗人通过“松月”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凄凉的秋夜
    B. 悠闲自得的生活
    C. 繁华的市景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范仲淹的《赠锺道士》更偏向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仲淹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九 送吴敏叔待制侍郎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送刘北秀二首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明发窄溪晚次严州 三花斛三首 其三 兰花 七月二十三日题李亭之墨梅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木犀落尽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雨无阻 夏虫不可语寒 执法无私 包含骋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蛮男 漂游 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御下蔽上 鲁殿灵光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瓜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冥合 絶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