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55
青郊鸣锦雉,
绿水漾金鳞。
愿得郢中客,
共歌台上春。
青郊中,锦雉鸣叫;
绿水中,金鳞摇曳。
我希望能有郢中的客人,
一同在台上歌唱春天的美好。
“郢中客”常被解读为对才子佳人的向往和追求,代表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郢是古代著名的文化中心,许多诗人和音乐家在此聚集,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他的诗词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理想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向往。诗中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青郊》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友人思念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青郊鸣锦雉”,通过生动的图画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锦雉的鸣叫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律动。接下来的“绿水漾金鳞”,则是通过鱼的金色鳞片与绿水的结合,展现出春日水面的波光粼粼,充满了美感和生机。
诗的后两句“愿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聚会的渴望。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歌唱,分享生活的乐趣,无疑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这种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生机。
范仲淹运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对春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中展现的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温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鸣锦雉”指的是什么动物?
“愿得郢中客”中的“郢”指的是哪个地方?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