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诗》

时间: 2025-07-27 11:12:31

诗句

照涧疑阳水,潜穴□阴□。

虽知视听外,用心不可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2:31

原文展示:

照涧疑阳水,潜穴阴。虽知视听外,用心不可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自然景象:阳光照射在溪涧上,水面似乎闪烁着光芒,但水的深处却是阴暗的。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外面的世界,但在心中却不能没有警惕和思考。

注释:

  • 照涧:照耀溪涧,表示阳光照射到溪水上。
  • 疑阳水:水面反射阳光,给人一种阳光在水中闪烁的错觉。
  • 潜穴阴:水的深处是阴暗的,暗示潜藏的危险。
  • 视听外:指外在的视听感受。
  • 用心不可无:意为在面对外界时,内心必须保持警觉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叔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以山水诗著称,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作品中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期。谢灵运在这个背景下,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界的光与暗、明与隐的对比。诗中首先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溪水,形成了光与影的鲜明对比,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阳光在水中流动。接着,诗人引导读者思考水的深处,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却暗藏阴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外在的世界虽美好,内心的警惕和思考却是必不可少的。诗人在此提醒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表象,我们要学会深入观察,保持警觉。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超越了简单的自然描写,达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照涧疑阳水:阳光照在溪涧上,水面泛起了光亮,给人一种阳光在水中流动的感觉。
  2. 潜穴阴:水的深处是阴暗的,暗示着潜藏的深层次的东西。
  3. 虽知视听外:虽然我们能感知外界的事物,看到和听到各种声音。
  4. 用心不可无:但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的警惕和思考是不可或缺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照射在水面比作阳光流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比:光与暗的对比,突显了表象和内在的区别。
  • 象征:水的深度象征着人心的复杂与隐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强调在面对外在美好事物时,内心的警惕和深思是非常重要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清澈与宁静。
  • 阳水:象征生命的光辉与希望。
  • 潜穴:象征内心深处的阴暗与潜藏的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照涧疑阳水”的意思是什么?

    • A. 阳光照在溪水上
    • B. 水面很深
    • C. 陰暗的水底
    • D. 有阳光的地方
  2.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内心的警惕?

    • A. 潜穴
    • B. 阳光
    • C. 溪水
    • D. 山岳
  3. 诗中“用心不可无”表达了什么?

    • A. 不要心烦
    • B. 保持警觉和思考
    • C. 不要看外面
    • D. 自然很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谢灵运《诗》与王维《鹿柴》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美,但谢灵运更注重内心的警觉与思考,而王维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谢灵运的这首诗以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相关查询

送李明府赴连州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 送道士侄归池阳 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 送郭赞府归淮南 送高别驾归汴州 送冷朝阳还上元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顾曲周郎 倔头强脑 星回 包含丕的词语有哪些 百面雷 包含颔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一尘不染 首字旁的字 冷瑟瑟 廾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心高气傲 外籀 山字旁的字 作倡 刺股读书 骨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