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时间: 2025-04-26 22:10:13

诗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闭。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0:13

原文展示: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作者: 谢灵运 〔南北朝〕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闭。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庐山绝顶所见的自然景观。诗人感叹路途遥远,无法停歇,只想在这里沉浸于日夜的交替,体会自然的变化。登高望远,诗人用手触摸山壁,窥视深潭,攀枝俯视山洞。蜿蜒的峡谷突然开启,原本的平坦之路却又骤然闭合。山峦重叠,来往的人迹全无,白昼黑夜遮蔽了阳光与月亮,四季更迭,霜雪相伴。

注释:

  • 山行非前期:指行走的山路与之前的不同,暗示困难重重。
  • 弥远不能辍:路途遥远且无止境,意为不停地前行。
  • 淹昏旦:沉浸于日夜交替之中。
  • 扪壁:用手触摸山壁。
  • 龙池:可能是庐山的一处著名景点。
  • 乳穴:指山中像乳房的洞穴。
  • 积峡:指深邃的峡谷。
  • 合沓:重叠的山峦。
  • 踪辙:人来人往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兄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具有深邃的自然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谢灵运游历庐山时,受山水之美的启发。庐山以其雄伟的山势和秀丽的风景而著称,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和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大自然深切的敬畏和赞美。全诗采用了多种意象,展现了山的巍峨和峡谷的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探索和感悟。

诗的开头,诗人以“山行非前期”引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接着通过“淹昏旦”展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沉思,仿佛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让人忘却了时光。接下来的“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态度。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闭”一句,表达了山路的复杂与变化,仿佛暗示着人生的曲折与不确定。最后两句,通过“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恒常,使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庐山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智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行非前期:说明行走的山路与以前的经历不同,暗示艰难的旅途。
  2. 弥远不能辍:形容路途遥远,心无止境,始终向前。
  3. 但欲淹昏旦:只想沉浸在日与夜的交替中,享受时光的流淌。
  4. 遂复经盈缺:经历了日月的盈亏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5. 扪壁窥龙池:触摸山壁,窥视深潭,表现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6. 攀枝瞰乳穴:攀登树枝俯视山洞,表现对自然细节的观察。
  7. 积峡忽复启:峡谷突然开启,暗示自然变化的瞬息万变。
  8. 平途俄已闭:原本的平坦之路瞬间消失,象征人生的不可预知。
  9. 峦陇有合沓:山峦重叠,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10. 往来无踪辙:来往的人迹全无,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11. 昼夜蔽日月:白昼黑夜交替,展示自然的恒常与无情。
  12. 冬夏共霜雪:四季更迭,霜雪相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龙池”、“乳穴”等,用来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
  2. 对仗:如“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3. 夸张:如“往来无踪辙”,强调了自然的寂静与人迹罕至的状态。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奈。诗人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与庄严,代表着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
  • 峡谷: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不可预知,体现出自然的神秘。
  • 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霜雪: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行非前期”意指: A. 旅途容易
    B. 旅途艰辛
    C. 旅途短暂
    D. 旅途愉快

  2. “扪壁窥龙池”中的“龙池”指的是: A. 诗人的家
    B. 一处深潭
    C. 一座山峰
    D. 一条河流

  3.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 A. 花
    B. 山水
    C. 人
    D. 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美景,谢灵运更注重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归宿感。
  •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李白《庐山谣》:李白的作品充满豪放与激情,而谢灵运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谢灵运全集》
  2. 《中国古代诗歌选》
  3. 《山水诗研究》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赋茉莉) 水龙吟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踏莎行 鹧鸪天 鹧鸪天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无枝叶 攘权夺利 包含景的词语有哪些 彪章 亠字旁的字 攒心盒子 贝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意犹未尽 相凑 包含隳的词语有哪些 西山饿夫 抱关之怨 口字旁的字 荤臊 赤心奉国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