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00:43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我轻轻走在红色兰花的小径上,仰望高处,远望这无边的时空。无缘无故地苦苦寻求诗句,漫长的日子里山谷间风儿呼啸。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山峰的角上,残留的晚霞挂在树枝间。或许正如刘越石那样,清亮的啸声最为相宜。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唐代诗人,生于扬州,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带有哲学思考,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作者通过秋日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悟。在诗中,贯休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诗句的追求和生活的感慨。
《秋望寄王使君》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贯休在诗中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秋天时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静蹑红兰径”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静谧与美丽的自然场景,红兰的色彩与静谧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两句揭示了诗人对诗句追求的苦涩。在漫长的日子里,风声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接下来的“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宏伟的自然景观,明亮的月亮与残留的晚霞相辅相成,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
最后一句“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能与之共鸣的愿望。整首诗在清丽的自然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贯休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兰径”指的是:
A. 开满红色兰花的小路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山峰
D. 一片树林
“无端求句苦”中的“无端”意为:
A. 有理由
B. 无缘无故
C. 非常
D. 绝对
诗人提到的“刘越石”是:
A. 自己的笔名
B. 一位朋友
C.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
D. 一个虚构的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