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晚寄卢使君》

时间: 2025-04-28 02:49:42

诗句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

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

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

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49:42

春晚寄卢使君

原文展示: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
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
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
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白话文翻译:

整座城市春天如同画卷般美丽,我的心在空荡荡的厅堂中感到格外宁静。
抛却禅宗的金鼎药,诗歌与玉壶中的冰相融。
白色的春雨飘洒,花瓣已然飘落,晴天的霞光凝聚在阁楼之上。
在这寂寥中我依然能写出诗句,因此寄给了柳宗元在吴兴的朋友。

注释:

  • 满郭:满城,指整座城市。
  • 空堂:空荡的厅堂。
  • :清澈、宁静。
  • 禅抛金鼎药:禅宗中的金鼎药,象征修行中抛弃物质欲望。
  • 诗和玉壶冰:诗歌的清雅与玉壶中的冰相结合,意指诗意的清冷。
  • 白雨:指春天的细雨。
  • 飘花尽:花瓣随着雨水飘落。
  • 晴霞向阁凝:阳光明媚,霞光在阁楼上聚集。
  • 因寄柳吴兴:寄信给柳宗元,吴兴是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少微,号华阳,唐代著名诗人、僧侣。他的诗歌常以禅意和自然景色为主题,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贯休曾多次游历,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与人文的佳作。

创作背景:

《春晚寄卢使君》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在春季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意。开头“满郭春如画”通过比喻手法,将春天的景色与画作相提并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在接下来的“空堂心自澄”中,诗人表达了身处繁华之中,内心却保持宁静的状态。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哲思。

“禅抛金鼎药”一句,隐含了对物质欲望的抛弃,体现了禅宗的思想。而“诗和玉壶冰”则以清雅的意象,表现了诗歌的高洁与冷静。后面几句描绘了春雨飘洒的场景,和晴天的霞光,生动而细腻,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一句“因寄柳吴兴”,将个人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思念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在描写春天景色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郭春如画:春天的景色如同精美的画卷一般,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
  2. 空堂心自澄: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澈显得尤为突出。
  3. 禅抛金鼎药:放弃了世俗的欲望与追求,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4. 诗和玉壶冰:诗歌的清雅与玉壶中的冰相互映衬,象征着诗意的纯净与高洁。
  5. 白雨飘花尽:春雨中的花瓣纷纷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6. 晴霞向阁凝:阳光明媚,霞光在楼阁上聚集,表现出春天的明媚。
  7. 寂寥还得句:即便在寂静中,诗人仍能写出诗句,表达对艺术的热爱。
  8. 因寄柳吴兴: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书信之中,寄给远方的友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如画”、“诗和玉壶冰”,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宁静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美好。
  • 空堂: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沉静。
  • :象征超脱与内心的平和。
  • :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 白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短暂。
  • 晴霞: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春季景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 B. 比喻
    • C. 拟人
    • D. 对仗
  2. “空堂心自澄”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动
    • D. 疲惫
  3. 诗人寄信给谁?

    • A. 柳宗元
    • B. 卢使君
    • C. 自己
    • D. 朋友

答案:

  1. B. 比喻
  2. B. 宁静
  3. A. 柳宗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及孤独感。
  • 《春望》:描绘春天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贯休的宁静形成对比。
  • 《鸟鸣涧》: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类似于贯休对禅意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东风第一枝 竹炉次韵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北湖 圃田道中牧马 为卢天骥作 即事 移菊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盲者得镜 方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奶酪 止字旁的字 藐视 鹜置 攏撮 恍若隔世 矢字旁的字 巧言令色 歺字旁的字 包含徼的词语有哪些 麻菽 包含棱的词语有哪些 笃志不倦 细嚼慢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