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25:10
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
树凉蝉不少,溪断路多荒。
烧岳阴风起,田家浊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傍晚的野外行走。诗人穿着藤制的鞋子,手持闽地的竹杖,沿着溪水吟唱。树木开始凉爽,树上的蝉声却不见少,溪水的断流让小路更加荒凉。山上的火烧云伴随着阵阵阴风起,田间传来浓郁的浊酒香。诗人登高吟唱却感到更加苦闷,这时微弱的月光在苍茫的夜空中出现。
贯休(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景仁,号贯休。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歌创作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正值秋天,诗人走出城市,来到乡野,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秋晚野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晚上的自然景象,诗人的身临其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开篇描绘了诗人穿着藤鞋、手持竹杖的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闲适的诗意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展现了秋天的特点,蝉鸣依旧,树木凉爽,却又渗透着一丝孤寂和荒凉,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后半部分描绘了乡间的烟火气,田家浊酒的香气令人陶醉,但在这美好之中,诗人却感受到一种苦闷,在高处吟唱更显得孤独。最后,微月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与孤寂的纠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苦涩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全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生命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藤屦”是什么材料做的?
A. 皮
B. 藤
C. 布
D. 竹
诗人提到“田家浊酒香”,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乡愁
B. 爱情
C. 友情
D. 忧伤
诗中“微月出苍茫”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明亮
B. 希望与孤独
C. 喜悦
D. 暴风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