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3:09
余主簿母挽词
——苏轼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母亲的追思与哀痛。诗中写到,母亲曾在家中以兰玉照亮整个庭院,虽然生活贫穷,但却乐在其中。她不仅在家庭中辛勤劳作,还因其高贵的品德而受到尊重。如今她已归天,留下的只有高大的树木依然守护着旧居。忍不住的泪水如千斛般涌出,瞬间洒落在老莱的衣襟上,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不舍。
《余主簿母挽词》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母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第一句“闺庭兰玉照乡闾”,描绘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她就如同庭院中的兰花,虽不华丽却散发着淡淡的芬芳,照亮了整个家。接下来的“自昔虽贫乐有余”则体现了母亲的乐观与坚韧,尽管生活贫穷,但她依然能够从中找到快乐,似乎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声的教诲。
诗中提到的“岂独家人在中馈”,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不仅仅是家庭的支柱,更因其高洁的品德和德行而受到尊重。最后两句则转入悲痛,描绘母亲离世后的情景,云軿归仙府,意味着母亲已经去世,而那些高大的乔木依然守护着旧居,象征着母亲对家庭的永恒守护。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对母亲深厚的怀念,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亲情的珍贵与人生的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逝去的哀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