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滕县时同年西园》

时间: 2025-04-26 00:25:36

诗句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

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

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5:36

原文展示

《滕县时同年西园》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
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
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白话文翻译

众人都种榆柳树,坐等十亩阴凉。我却独自种下松柏,守护这份一寸的心意。你看街坊邻里间,兴衰起伏如日常一般。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一样自由。老了后我或许不认得,用意何其深远。识人得几位贤士,重视义气忘却千金。西园是我亲手开辟,珍贵的树木成千上万。培育这些抗霜雪的根,待到那时凤凰再歌吟。池塘有流水,龟鱼自由浮沉。幽静的桂花日夜绽放,白花纷扰了青衫。岂止是繁茂的草木,子孙后代已经成林。拱把的树木难以计数,终将长成千寻高的栋梁。樊侯种下梓树与漆树,寿张的富华如簪一般。我写下这首西园的诗,作为对乡邻的劝诫。

注释

  1. 榆柳:指榆树和柳树,常见于人们的庭院,象征普通的选择。
  2.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坚韧与长青,作者选择种植的树木。
  3. 骎骎:指繁盛兴衰,形容变化的状态。
  4. 飞禽:比喻聚散无常的人。
  5. 霜雪根:比喻能抵御寒冷的根系,象征坚韧不拔。
  6. 子孙已成林:说明后代繁衍生息,茂盛如林。
  7. 樊侯:指历史上种植樹木的贤人,象征智慧与远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他在滕县的西园中种植松柏,反映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思,表现出对德行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滕县时同年西园》不仅是一首描写园林景致的诗,更是一首哲理诗。通过种植松柏的选择,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认识。诗的开头,诗人以“人皆种榆柳”引入,指出他人选择的普遍性,但随即转入“我独种松柏”,强调自己的独特志向与追求,展现出一种孤高自赏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种木不种德”,深刻揭示了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诗人以自然界的植物种植为比喻,指出只追求物质而忽视道德修养,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飞禽般自由而无根。接着,苏轼通过“老时吾不识”和“知人得数士”来反思人生的价值,强调道义与友谊的重要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通过对西园的描述,展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诗中提到的“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恬淡中透出深邃的哲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描绘了周围人们都在种植常见的榆柳树,期待阴凉,反映出平凡的选择。
  2.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诗人以松柏象征坚韧与不屈,表达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
  3.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观察邻里间的繁盛与衰败,感受到人生的无常。
  4.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批判只追求物质的生活方式,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5.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感叹老去后或许会忘记当初的理想,反思其深意。
  6.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赞美识人并交友的重要性,重视义气胜过金钱。
  7.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描绘自己开辟的西园,引入珍贵的树木,象征理想的实现。
  8.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暗示培育坚韧的根可以等待美好的未来。
  9.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比喻自然的和谐,生命的自由与流动。
  10.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描绘桂花的绚烂,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丰富。
  11.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强调不仅仅是植物的繁茂,更是后代的繁衍。
  12. 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比喻树木的茂盛难以计算,将来会长成高大。
  13.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引用历史人物,展现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14. 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以写诗作为对乡邻的劝诫,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种植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用植物象征人生态度。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种植松柏与榆柳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德行与物质的深刻思考。强调在生活中应重视道德与理想,而非单纯追求物质利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榆柳:普通而普遍的选择,象征世俗。
  2. 松柏:坚韧与长青,象征理想与坚持。
  3. 霜雪根:象征艰辛与坚韧。
  4. 鸾凤:象征美好与希望。
  5. 池塘:象征生命的自由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选择种什么树?

    • A. 榆柳
    • B. 松柏
    • C. 樱桃
  2. 诗中提到“种木不种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重视物质
    • B. 重视道德
    • C. 忽略自然
  3. 诗中“幽桂日夜长”描绘了什么?

    • A. 桂花的绚烂
    • B. 夜晚的黑暗
    • C. 四季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苏轼的《滕县时同年西园》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佳作。苏轼更注重人生态度的反思,而王维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美感,反映出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文集》
  2. 《宋代诗词研究》
  3. 《古诗词赏析》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以及对其作品的更广泛的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秋霖二首 滁上谪居 畲田词 寄献润州赵舍人 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八绝诗阳冰篆 战城南 寿宁节祝圣寿 残句:蜘蛛虽巧不如蚕 投迤殿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蛮犷 饱暖生淫欲 丿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思若泉涌 辵字旁的字 非常之谋 瓦结尾的成语 补过饰非 里字旁的字 权利 漆沙砚 亠字旁的字 礼士亲贤 杳无踪迹 讨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