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6
江郊葱曨,云水蒨绚。
碕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在江边的郊野,生机盎然,云彩和水面交相辉映。
山岸在波涛中起伏,漩涡在水中回旋。
渔夫对此心情愉悦,席地而坐,悠闲自在。
初升的太阳洒下光辉,鱼儿在水中跃动。
他钓鱼的心思已然忘却,沉浸在这钓竿与鱼线的乐趣中。
真是悠然自得,享受着事物的变化。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江郊》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描绘的江边景色与渔夫的悠闲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江郊》是一首描绘江边自然景色与渔人闲适生活的诗。诗的开篇以“江郊葱曨”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绿色的草木与绚丽的云水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接着,诗人通过“碕岸斗入,洄潭轮转”展现了江岸的曲折与水流的变幻,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在描绘渔夫时,“先生悦之,布席闲燕”展现了渔夫的惬意与悠闲,似乎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水面,潜藏在水中的鱼也跃出水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渔夫的悠然自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优哉悠哉,玩物之变”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事物变化的理解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宁静的心态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也呈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诗人通过渔夫的悠闲生活,传递出享受当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体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认同。
《江郊》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诗中描绘的渔夫是如何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愤怒
诗中“优哉悠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幸福
C. 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