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9:54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目力所临皆在下,亭名绝览未为叨。
丈夫心地须趣出,此外当知更有高。
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在下面,亭子的名字叫“绝览”,并不是我所夸耀的。
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男子,心地要向外奔放,除此之外,还应该明白还有更高的境界。
“绝览亭”可能源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更广阔的视野。古代文人常以山水相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某次游览安仁的“绝览亭”时,诗人借此亭名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超越与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绝览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视野的向往,以及对志向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开篇的“目力所临皆在下”,传达出一种对现状的反思,暗示眼前的景象并不能满足诗人的内心渴望。接下来的“亭名绝览未为叨”,则显示出诗人的谦逊,虽然亭子有这样的美名,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追求和理想的实现。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一个“丈夫”的志向,不仅要追求眼前的美景,更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境界。这种思想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表现了士人的理想与抱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期望。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既是一种自我鞭策,也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