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5
原文展示: 废鼓楼前蔓草多,夕阳骑马下坡陀。欲谈天祐谁堪问,自唱西风菜叶歌。
白话文翻译: 废旧的鼓楼前长满了茂密的野草,夕阳下我骑马缓缓走下斜坡。想要谈论天祐年间的往事,但如今谁能解答呢?我只能独自吟唱着西风吹过菜叶的歌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他的诗文书画皆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人称道。文徵明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游览一处废弃的鼓楼遗址时所作,通过对废墟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天祐”可能指某个历史时期,具体背景需结合历史资料进一步考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废旧鼓楼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孤独。首句“废鼓楼前蔓草多”以荒废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次句“夕阳骑马下坡陀”则通过夕阳和骑马的动作,增添了一丝怀旧和悠闲的情感。后两句“欲谈天祐谁堪问,自唱西风菜叶歌”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只能通过自创的歌谣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沉内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废墟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的孤独感,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废鼓楼前蔓草多”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繁华热闹 B. 荒凉废墟 C. 田园风光 答案:B
诗中“欲谈天祐谁堪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好奇 B. 无奈 C. 兴奋 答案:B
诗中“自唱西风菜叶歌”中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寒冷 B. 孤独 C. 温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