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54:22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
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
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
陂田遶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
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
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
其余百种各嘲哳,异乡殊俗难知名。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舌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54:22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陂田遶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其余百种各嘲哳,异乡殊俗难知名。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舌宜可憎。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在荒山上,阳光的气息渐渐降临,万物都在与时节争相生长。官府位于荒凉之地,草木繁茂,花朵在红紫之间争相开放。花影深处,叶子遮蔽着阳光,阳光温暖,众鸟齐声鸣叫。鸟儿的鸣叫我怎能理解它们的意思?我只是在意那美妙的声音。春天正好,南窗下我常常睡觉,百舌鸟尚未啼叫便催促天明。黄鹂的颜色已是如此可爱,它的鸣叫声如同娇婴的啼哭。竹林里传来青竹笋的啼鸣,深处看不见,只能听到声音。田边的白水满溢,戴胜鸟在谷间催促春耕。谁说鸣鸠的叫声笨拙无用?雄雌鸟各自知晓天气的阴晴。雨声淅淅沥沥,泥路滑溜,草深苔绿无人行走。独有花上的葫芦提着,劝我在花前饮酒。其余的百种鸟儿各自鸣叫,异乡的风俗难以辨认。我因谗言而身陷此境,常常听到巧言令色令人厌恶。春天到来,山城中我倍感寂寞,举杯常常怨恨没有佳人相伴。花开鸟鸣让我沉醉,醉酒与花鸟成为朋友。花儿能妍然一笑,而鸟儿劝我饮酒并非无情。我无事可做,酒美光景易逝,唯恐鸟儿散去,花儿飘零。可笑的是灵均在楚泽之畔,离骚憔悴,愁苦独自醒来。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词赋,尤其以散文和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欧阳修对于春天的热爱以及对鸟语花香的感悟。诗中融入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他独特的情感与审美。
《啼鸟》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阳光、花朵、鸟鸣,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鸟鸣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特别是在“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一句中,诗人展现了对鸟鸣的倾慕,却又感到无法理解其深意,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此外,诗中透出一种孤独感。“春到山城苦寂寞”,表达了诗人身处官场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面对春天的美景,他感到身边缺少佳人相伴,内心的孤寂愈发明显。最后,借用“可笑灵均楚泽畔”一语,诗人追忆屈原,心中愁苦,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思,更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鸟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诗词测试:
欧阳修的《啼鸟》主要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百舌鸟”是指哪种鸟?
A) 喜鹊
B) 百舌
C) 黄鹂
D) 鸠鸟
诗人对鸟鸣的态度是?
A) 讨厌
B) 渴望理解
C) 无所谓
D) 忘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