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3:18
横槎渡深涧,坡露采香薇。
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
日落寒山惨,浮云随客衣。
在横木桥上渡过深深的山涧,山坡上露出香薇花的芬芳。
樵夫的歌声与寺庙的梵音交织在一起,大家共同向松林的方向归去。
夕阳下,寒冷的山显得有些凄凉,浮云随同旅人的衣袍飘动。
本诗虽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樵歌”和“梵响”两种声音的交织,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共生,反映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词,文风清新脱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欧阳修游览龙门时,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游历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横槎渡深涧”和“坡露采香薇”描绘了自然的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对自然的赞美。接下来的“樵歌杂梵响”则将人文情感引入画面,显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描述日落时,诗人用“寒山惨”传达出了一种孤寂和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最后一句“浮云随客衣”则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浮云的飘动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无常,给人以深思。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测试:
“横槎渡深涧”中的“横槎”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条桥
C. 一种树
诗中“樵歌杂梵响”所描绘的场景是?
A. 自然景色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心灵的独白
“日落寒山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凉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欧阳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王维的诗同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而欧阳修则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引入了人文活动,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